現代母豬的遺傳改進及營養補充,每日可產乳10~12 kg,但現場偶爾會發現母豬的產乳量似乎沒這麼好!是因為母豬產乳量會受泌乳階段、哺乳頻率、母豬體重、代謝狀態、產仔數、環境溫度和乳房組織量的影響。以母豬乳汁中最重要的脂肪及蛋白質來說明,乳脂含量在泌乳開始時(即分娩後2天)最高,約在第20天最低(圖1);母豬奶中的蛋白質含量的曲線走勢類似乳脂,但差異不如乳脂含量大(Garst et al., 1999)。若在母豬分娩後的前5天追料過多,再加上小豬吸吮量不夠大,容易造成母豬哺乳初期乳腺中的脂肪阻塞,也就是乳房炎。如果以產婦在月子期間的飲食,絕對不會在產後第一週就吃麻油雞或油炸物,肯定會塞奶、發生乳房炎。
.png)
母豬的追奶黃金期
普遍認為,第一頭仔豬出生時,初乳就已生產出來供哺乳之用,但丹麥Aarhus大學進行的研究顯示,初乳中的乳糖和乳脂是在吸吮時才產生,就像哺乳期分泌乳汁一樣 (Feyera et al., 2019)。母豬建立泌乳量為分娩後3~5天,這段期間透過小豬吸吮乳房,刺激泌乳素分泌,可以使母豬順利產出足夠的奶水。因此,母豬的追奶黃金期會在產後第二週開始,隨著日漸增大的小豬吸吮次數及需求量增加,同時供應母豬優質營養、足夠飼料及飲水量,便能促使奶水分泌量增加,母豬產乳量高峰會出現在分娩後3週,然後下降,若增加哺乳頻率有助於增加乳腺功能和產乳量。
母豬乳汁成分和產量取決於母豬在產仔和泌乳早期的身體狀況。飼糧營養的利用效率取決於產仔數,這顯示哺乳大窩豬的母豬比哺乳小窩豬的母豬更有效地利用飼糧營養。由於環境溫度會影響血液流入皮膚毛細血管散熱的比例,因此母豬哺乳期間遇到熱緊迫無法有效降體表溫度時,也會影響哺乳期間乳汁的成分和產量。
母豬乳汁成分和產量取決於母豬在產仔和泌乳早期的身體狀況。飼糧營養的利用效率取決於產仔數,這顯示哺乳大窩豬的母豬比哺乳小窩豬的母豬更有效地利用飼糧營養。由於環境溫度會影響血液流入皮膚毛細血管散熱的比例,因此母豬哺乳期間遇到熱緊迫無法有效降體表溫度時,也會影響哺乳期間乳汁的成分和產量。
母豬哺乳期間的餵料量
母豬泌乳期管理的最大目標就是產乳量最大化及哺乳期間體態損失少。不論是Hypor (表1、圖2)或PIC (圖3、圖4)育種公司都建議分娩後第㇐天給予飼料量2.0-2.5kg/頭/天,再逐步增加飼料量,正常約第10-12天可達8kg/頭/天。若遇到母豬哺乳期前三天討食頻繁,也切記一天不可超過4kg,否則容易發生乳房炎;在追料過程中遇到母豬食慾不佳、發燒等情況也不宜再加料,應先處理母豬症狀後再進行補料。最後、最後,實際上的操作還是要依照母豬個別的需求及體態進行餵飼量調整。
母豬泌乳期管理的最大目標就是產乳量最大化及哺乳期間體態損失少。不論是Hypor (表1、圖2)或PIC (圖3、圖4)育種公司都建議分娩後第㇐天給予飼料量2.0-2.5kg/頭/天,再逐步增加飼料量,正常約第10-12天可達8kg/頭/天。若遇到母豬哺乳期前三天討食頻繁,也切記一天不可超過4kg,否則容易發生乳房炎;在追料過程中遇到母豬食慾不佳、發燒等情況也不宜再加料,應先處理母豬症狀後再進行補料。最後、最後,實際上的操作還是要依照母豬個別的需求及體態進行餵飼量調整。
.png)
.png)
.png)
.png)
Feyera, T., P. Zhou, M. Nuntapaitoon, K. U. Sørensen, U. Krogh, T. Sønderby Bruun, S. Purup, H. Jørgensen, H. D. Poulsen, and P. K. Theil. 2019. Mammary metabolism and colostrogenesis in sows during late gestation and the colostral period. J. Anim. Sci. 97(1): 231-245.
Garst, A. S., S. F. Ball, B. L. Williams, C. M. Wood, J. W. Knight, H. D. Moll, C. H. Aardema, F. C. Gwazdauskas. 1999. Influence of pig substitution on milk yield, litter weights, and milk composition of machine milked sows. J. Anim. Sci. 77(7): 1624-1630.
.png)
歡迎加入保飼佳Line官方帳號,請點擊加入好友 ,提供更多行動支援服務

如果這篇訊息對您有幫助,請您到保飼佳Facebook粉絲專業幫我們按個讚吧
.png)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