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D爆發!!!現場必知的9大關鍵重點
23 Nov, 2023

PED爆發!!!現場必知的9大關鍵重點

豬流行性下痢 (PED)儼然已在台灣落地生根,每年皆有地區性疫情發生,雖不像2013年首次爆發時那樣慘烈,但也成為牧場一顆隨時會引爆的炸彈,若因處置不當導致母豬群不穩定 (免疫力、體態….等)及衍生繁殖性能障礙,往往會造成牧場非常嚴重的損失。
 
近年來台灣中南部PED疫情一直再蔓延沒斷過,當牧場面對疫情發生時常常不知所措或病急亂投醫的窘境,秉持祥圃公司同心共好的理念,彙整相關經驗提出9大關鍵策略供大家參考:

一、提高生物安全與清潔消毒等級

  1. 重中之重主要看守防護區:未發病的棟舍,特別是產房與夾欄。

  2. 確實洗手、器具需專區專用避免交叉污染。

  3. 切記!非必要不要踏上產床。
  4. 加強消毒杜絕病原污染。
  5. 不得跟污染區共用任何工具。
  6. 進產房的母豬徹底消毒後再進,進入後每天也要加強消毒(噴霧)。
  7. 就算是未發病的肉豬舍也是要加強消毒,杜絕病毒入侵再污染出去。

二、加強人員動線管理

  1. 區域管制

  2. 專棟專人管理

  3. 人員動線,污染區與乾淨區界線分明

三、乾式消毒降低病原擴散

乾式消毒:纖乾為淨+衛可 (199:1)

  • 分娩舍:分娩前後施撒連續3天,之後每週兩次一直到離乳。

  • 在母豬後方和躺臥區周圍(仔豬與母豬)及其他潮濕有病原滋生的地方應該加強密集使用。
  • 避免直接對豬隻噴灑,減少粉末造成呼吸道危害。

四、提高淘汰等級

  1. 分娩10天內下痢小豬,建議不處置直接淘汰,減少病源傳播。

  2. 10日齡以上,抗生素注射2~3次預防細菌二次性感染 (針劑Enrofloxacin),同時注意保溫,避免喝到生水,存活率約與小豬日齡成正比。

五、支持療法

  1. 小豬

  • 下痢初期(1-3天)「飲水添加電解質+葡萄糖+維生素」預防脫水及提供部分能量。

  • 下痢後2-3天泡稀釋比例較高的代奶 (肥適可;10公斤:100公升水)與添加易吸收中鏈脂肪能量(速能;0.5公斤)提供仔豬能量與快速恢復。
  • 下痢開始收斂時可泡正常比例的代奶 (肥適可10公斤:30公升水)與添加易吸收中鏈脂肪能量 (速能;0.5公斤)。
  • 恢復後進行教槽時,飼料中添加2倍量的丁酸 (祥優酪;2公斤/噸料)與益生菌 (三菌統帥;2公斤/噸料)以加速腸絨毛的修復。
  • 加強保溫提供熱源。
  1. 母豬
  • 母豬臨床症狀大約在1週內可恢復正常。
  • 針對明顯下痢、嘔吐、退料達3成以上之母豬進行抗生素+退燒治療 (Ceftiofur或保久靈Oxytetracyclinec或Ampicilin+舒爾必寧 (Sulpyrin;退燒))治療2針。
  • 「飲水添加電解質+葡萄糖+維生素」預防脫水及提供部分能量。
  • 腸道修復:飼料中添加2倍量的丁酸 (祥優酪;2公斤/噸料)與益生菌 (三菌統帥;2公斤/噸料)以加速腸絨毛的修復。

六、提供優質良好營養飼糧

  1. 面臨疫病壓力時更需要提供足夠且優質的營養物質來協助抵抗疾病壓力、快速恢復免疫力與體力 (如:究好飼精料)。

  2. 避免母豬體態失衡衍生繁殖障礙問題,嚴重影響到整個牧場的生產效力表現。

七、強化群體免疫

  • 疫情後常常接踵而來是PRRS的爆發,建議群體補強PRRS疫苗以提升群體的免疫力來降低不穩定所造成的損失。

八、預防性投藥

  1. 預防性給予抗生素 (Tilmicosin類)降低PRRS不穩定造成的呼吸道細菌感染。

  2. 母豬料給予BMD預防出生仔豬梭菌感染問題。

  3. 同時給予消炎解熱舒緩藥物。
  4. 搭配有機酸降低腸胃道病原菌 (如苯甲酸;維富妥3-5公斤/噸料)。
  5. 給予抗生素的同時添加Flavomycin (富樂旺)減緩抗藥性問題。

九、標準清潔消毒流程

  • (牧場專用泡沫清潔劑:浩沫誅),務必徹底清除畜舍內的PED病毒避免交叉循環感染。

 

以上九大關鍵策略不外乎強調牧場生物安全、降低環境病原量、優質營養補充、恢復群體免疫力、預防二次細菌感染與加強清潔消毒等策略來處理PED疫情降低損失,重中之重還是強化生物安全措施與觀念將病源杜絕牧場之外才是牧場穩定經營生產的根本之道。
 

歡迎加入保飼佳Line官方帳號,請點擊加入好友  ,提供更多行動支援服務加入好友
如果這篇訊息對您有幫助,請您到保飼佳Facebook粉絲專業幫我們按個讚吧

延伸閱讀: 

保飼佳客戶經營成績統計 2023年第三季總表

熱緊迫對母豬繁殖性能的影響

豬沙門氏桿菌防控新觀念
沒事多喝水 多喝水沒事-水對哺乳母豬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