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夾欄母豬的飼料定量桶是固定容積的,這些定量桶上標有刻度(圖1、2),可依據懷孕母豬的體態胖瘦、懷孕階段進行餵料量調整。請思考一下,假設某一天飼料型態改變,例如蓬鬆變扎實、粒狀料(高密度)變粉狀料(低密度),工作人員並未測試秤重,繼續以平常固定刻度餵飼懷孕母豬,會發生什麼事呢?
懷孕母豬不是過胖就是過瘦,經過一段時間可能發現流產或難產比例增加,檢視後發現不是因為疾病、也不是飼料配方的問題,只是忽略生產管理的小細節所造成。
懷孕母豬不是過胖就是過瘦,經過一段時間可能發現流產或難產比例增加,檢視後發現不是因為疾病、也不是飼料配方的問題,只是忽略生產管理的小細節所造成。
.png)
台灣豬飼料生產可先區分為牧場自配跟飼料廠配製,自配:飼料廠比例大概是7:3。自配戶多採用粉狀料餵飼,飼料廠可生產粉狀、粒狀或粉碎料,即使同樣體積、不同型態的飼料重量(密度)是不一樣的(表1),也就是飼料密度不是固定的。就像一公斤棉花跟一公斤的鐵的體積是不一樣的道理。母前、母後的飼料纖維來源有麩皮、豆殼、木質纖維等原料可選擇,其密度為麩皮<豆殼<木質纖維,粗纖維含量為木質纖維>豆殼>麩皮。舉例來說,設定同樣的飼料粗纖維含量4%,母前料之纖維完全使用麩皮的飼料密度較低(蓬鬆)、完全使用木質纖維的密度較高(扎實),若母前料從麩皮改成木質纖維,但定量桶刻度未改變,那麼夾欄母豬會吃到相對多的飼料(重)量,可能會影響母豬限飼的效果。
.png)
雖然定量桶的刻度可以參考,但是飼料落入定量桶的堆疊方式呈金字塔狀,在透明定量桶(圖3)容易觀察,若是不透明定量桶(圖4)則無法確認實際落料位置(刻度)。因此,定期檢測每批飼料的密度變化,並且根據密度變化調整定量桶的刻度再餵飼母豬。方法非常簡單:先將飼料裝進平常慣用的刻度(圖3),再漏料到容器中秤重,紀錄實際重量與相對應的刻度;若要更精確的掌握每個刻度的重量,可以從刻度一、二、三…多秤重幾次,了解每個刻度相對應的重量。如果飼料密度增加到8%,刻度必須要調整到8%以下,反之亦然,這樣才能確保母豬的採食量(重量)相同。
.png)
Colala Chen
歡迎加入保飼佳Line官方帳號,請點擊加入好友 ,提供更多行動支援服務
如果這篇訊息對您有幫助,請您到保飼佳Facebook粉絲專業幫我們按個讚吧
.png)
延伸閱讀:
保飼佳客戶經營成績統計 2023年第一季總表
新女豬飼養管理操作重點到底~精準營養的飼料配方要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