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Trying to access array offset on value of type bool in /home/nicegarden/public_html/animalhealth/public/view/article_notes.php on line 156
跟梅花膿包說掰掰 | 祥圃動保
跟梅花膿包說掰掰
05 Oct, 2020

跟梅花膿包說掰掰

江舒雲1、莊為傑1、李淑慧2
1. 祥圃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研究發展組
2. 台灣大學獸醫專業學院兼任助理教授

 
2020年OO牧場發生屠體梅花膿包 (肩胛部膿腫,範例請見圖一) 比例異常偏高,經調查發現該牧場有下列情形:(1) 進行疫苗免疫注射時,注射針皆一針到底,沒有勤換針頭 (2) 沒有因應豬隻大小而更換適合之注射針頭,例如:仔豬頸部皮下脂肪薄於疫苗免疫時,若採用較長或較粗注射針頭,可能因注射位置過深且傷口大而帶入過量病原菌,導致注射部位形成嚴重炎症反應;台灣部分豬場,常會忽略針頭鈍掉及倒鉤對注射部位不良的影響,鈍掉的針頭表面不平形成倒鉤 (圖二),易造成注射時自體表帶入大量病原菌及造成鈍狀撕裂傷口,引起注射部位的嚴重化膿灶。(3) 該豬場注射器具與針頭未徹底清潔消毒,長期使用下易滋生細菌與髒污。






 
圖一、屠宰時在屠體上肩胛部膿腫的典型表現 (A) 從外部可見頸部突起膿包病灶 (B) 在深層肌肉組織內的膿包,經切開才會發現 (圖片來源/ King D et al., 2010)
 









圖二、針頭使用幾次後就會逐漸變鈍且有倒鉤 (圖片來源/Pig333.com)

(4) 在進行抗生素針劑治療時,會將多種抗生素針劑混在一起施打,但針劑隨意混合會造成不良之化學反應,不但無治療效果亦會造成不易吸收或是刺激注射部位,引起組織壞死或造成疼痛而影響豬隻之生長,以上種種現象均可能導致梅花膿包之形成。

建議該豬場修正事項如下:
  1. 選擇符合豬隻週齡的針頭尺寸大小進行施打 (詳如表一)
  2. 疫苗施打於正確的施打位置 (詳如圖三)
  3. 增加更換針頭的頻率,以降低注射部位的組織傷害
  4. 針頭與器具使用後須進行清潔消毒,清洗乾淨後使用電鍋消毒或UV消毒箱 (詳如圖四)進行乾式消毒
  5. 減少針劑治療頻率,優先採用飼料添加或飲水投予抗生素
  6. 疫苗與針劑的選擇:選擇吸收性較佳之產品
  7. 依據抗生素仿單使用方法,不可隨意自行混合使用
  8. 維持豬群的健康度
經長期屠體品質分析的持續追蹤,該牧場梅花膿包發生比例逐步改善下降 (圖五)。

 





 


圖三、疫苗施打於正確的施打位置
 
 
 
 

 



圖四、使用電鍋消毒或UV消毒箱進行乾式消毒 (圖片來源/網路資源)

電鍋消毒器械:

表一、豬隻各階段合適的針頭尺寸大小進行施打
生長階段 針頭大小 針頭長度
哺乳豬
(出生到離乳)
20G 1/2英吋
保育豬
(離乳到11~14公斤)
18G 5/8英吋
中豬
(14~32公斤)
16或18G 3/4英寸
肉豬
(32公斤到上市肉豬)
16G 1英寸
母豬 16G 1 1/2英寸


圖五、該牧場梅花膿包分析趨勢圖。

參考資料:
  1. https://www.pig333.com/articles/drugs-and-needle-sticks-present-unintended-health-hazards_12915/
  2. King D, Painter T, Holtkamp D, et al. Effect of injection tool on incidence of head and neck abscesses at slaughter. J Swine Health Prod. 2010;18(6):290–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