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品質的優劣是豬隻與家禽飼養好壞的關鍵因素,其中黴變造成的黴菌毒素、黴菌與細菌汙染以及營養損失均是動物生產表現中的隱形殺手。然而,台灣潮濕溫暖的環境有助於微生物與黴菌的孳生。加上近期進口玉米因收成期間降雨影響,破碎狀況與黴菌毒素汙染情形嚴重。嘔吐毒素濃度>0.5 ppm的比例高達40.1% (前年為25.4%) ,伏馬鐮孢毒素濃度>5 ppm的比例亦高達14.4% (美國穀物協會, 2020),飼主須提高警覺,加以防範。
遠離黴變問題-對應解決方案
- 避免黴菌孳生
- 保持原料乾燥
- 定時清理管線與飼料桶內架橋與餘料
- 防黴與抑菌產品的使用: 維富妥 (苯甲酸) 2-3公斤/噸或祥清淨M粉劑 1公斤/噸
- 降低黴菌毒素對於動物的影響
- 針對黴菌毒素問題的處理與輔助
- 避免黴菌毒素的接觸與吸收- 圃樂寶1.5公斤/噸 (吸附) 、祥祛毒1公斤/噸 (吸附&降解)
- 強肝解毒-祥祛毒1公斤/噸,(含水飛薊-強肝、波爾多葉-排毒、甘草與迷迭香-降低損傷; 表2)
- 原料稀釋與混用
- 將品質較差的原料與品質較優良的原料混用,降低飼料中黴菌毒素與病原濃度。
- 導入肉豬階段使用,主因為周轉率較高 (占飼料耗量>50%) ,且肉豬對黴菌毒素的敏感性低
- 針對黴菌毒素問題的處理與輔助
.png)
.png)
Loius Ts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