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過後,天氣越來越熱,偶爾還來一下個午後雷陣雨,又悶又濕又熱的,不管對豬對人都是一大考驗,人可以選擇適當的環境,但是豬無法,只能看主人給牠們什麼樣的環境,照單全收了。
高溫可以殺菌,但30幾度似乎還不到殺菌溫度,反而成了培養細菌的溫度,加上適當的濕度,細菌增殖的速度也就跟著加快,然後豬的飼料是加速的變質,所以豬隻的消化道面臨極大的威脅與考驗。
豬赤痢和增生性腸炎大都發生在下地板的豬,如果症狀是標準的、照課本說明的,那麼赤痢是暗紅色,增生性腸炎是瀝青便,非常容易分辨,但是現場的豬沒看過課本,所以並無法很準確的只從糞便診斷,不過沒關係,因為處理的方式大同小異,可以先行處理,若要確診,再送到檢驗單位做化驗也不遲。
處理的方式應該是有經驗的都知道,因為這不是新的疾病,會發生的場通常很難斷根,如果去看豬病概要,它也會列出一些抗生素,相信客戶都會去試試,然後選擇有效之藥物,以備不時之需。
接下來,我要講的才是重點,預防重於治療,第一個是腸道保健,把腸道的黏膜、絨毛等顧好,讓分泌、吸收的功能正常,不讓病原菌附著,例如添加維富妥、維富盈等產品,第二個就是飼養環境,這個不像第一個那麼簡單,所以常被忽略,畢竟要更改環境所需的人力財力都比較大,加上大陸、東南亞、北韓非洲豬瘟的威脅,(昨天寮國也淪陷了),所以也只能加強清洗消毒了;第三個保持飼料的新鮮度,飼料槽中的飼料不要久放,如果變質造成下痢,這樣也會讓病原菌有機可趁,造成更嚴重的下痢。
最近的病材送檢案例,有關肉豬下痢的,都有檢測出赤痢螺旋菌(血便)和老松菌(Lawsonia)(黃色下痢便)。建議使用維富妥5公斤或維富盈3公斤做治療後之腸道保健。如有任何疑問,都可以來討論分享哦。
Mark 2019/6/21